{{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品味人性的騷動,誰才是永遠的硃砂痣與明月光?

 

淺談張愛玲及〈紅玫瑰與白玫瑰〉

女主角飾品特獻 專訪 台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許珮馨老師

  1920年的930日,民初傳奇女性作家張愛玲誕生於上海。她的生命經歷過許多跌宕起伏,而其作品亦充滿對人生的冷眼洞察,以鋒利的文筆書寫出情愛糾葛與時代的華麗和腐朽,造就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歷經歲月洗滌,張愛玲的著作依然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文學作品,有人將她稱作「當代的曹雪芹」,其「張派」文風亦對文壇有深遠的重要影響。

  2020年恰逢張愛玲百歲誕辰,在這個充滿紀念意義的日子,我們特別邀請到對張愛玲與其作品有許多研究的學者許珮馨老師,和我們聊聊張愛玲是如何影響著現代人,而身處於現代的我們又能從中獲得什麼樣的啟發呢?

Q1. 經歷百年歲月,張愛玲依舊被大家視為經典並且廣受讀者愛戴。想請問老師為什麼張愛玲和她的文學能夠被大家如此愛戴,引起「張愛玲熱」?

  張愛玲不僅是一位被不同世代的讀者所喜愛的知名小說家,甚至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商品符號,她的確是「永恆的張愛玲」。
 
  張愛玲曾在書中講到:「這個時代這麼快速的腳步,可能以後年輕的讀者,大概都不會喜歡讀《紅樓夢》了。」其實張愛玲很早就對如果以後讀者不喜歡《紅樓夢》而感到憂心。但不遺憾的是,張愛玲的作品是可以穿越時空的。到如今,當年輕讀者們閱讀她的作品,好像還是可以在自己人生所遇到的情愛糾葛裡,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答案,以及智慧的點醒。
 
  為什麼會這樣呢?事實上,張愛玲開始創作時,就有非常高瞻遠矚的想法。她創作的年代是屬於五四新文學請風起雲湧的時期,那個年代如果寫的作品是革命加愛情,是非常符合五四文學的本色。可是張愛玲不想用如此大紅大綠、英雄主義為題材,她認為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時代的總量,她要寫所有的市井小民,書寫這些市井小民的悲歡離合,因為自己也正是一個道地的上海小市民。比起其他要利用文學改造社會國家、有著革命色彩的作品,張愛玲更關注於永恆人性的議題,她希望自己的文學作品能走得很長、很久、寫活許多人的內心世界。
 
  我想,人性的問題,不管時代再怎麼變,可能都還是相似的。針砭人性的虛榮、脆弱,反映時代變遷下人類的徬徨不安,其實對張愛玲來說都是都很有意義的題材,而對各個時代的人來說都有類似的難題。所以如今你閱讀張愛玲的所有小說,依舊會覺得她的作品與時代的隔閡少,且覺得她將人性寫得很好。這就是她足以穿越時空,成為經典的原因。

 

Q2. 張愛玲的文學不僅深深影響了文壇創作,她同時也是位相當時尚、極具個性的摩登女性。老師認為,現代女性能夠從張愛玲身上學習到什麼樣的事物呢?

  可以在張愛玲身上學到的事物其實相當多的。那個年代,張愛玲其實是可以當設計師的,她會畫漫畫,並對裁製衣裳很有想法。當時四〇年代上海的都市環境,當所有人都穿著洋服、洋裝,她可以穿著滿清的寬袍大袖、梳非常時髦的髮型走在大街上,或是可以穿藍色的衣服配上嫩黃色的鏡框。這些非常衝突的裝扮,讓當時的人覺得她是「奇裝異服,炫人眼目」,光是這一點,她確實很勇敢地做自己。當然,她身上具有很多時尚特質,如果去搜尋以前上海時代的雜誌,張愛玲可是八卦雜誌很愛報導的對象。甚至當她穿得漂漂亮亮地去買臭豆腐,都會有女性作家寫文章忌妒她、批評她。
 
  真是一個很愛美又特立獨行的女性,如果要說她身上讓我覺得值得學習、也是我欣賞的特質,就是張愛玲是很獨立的個性。四〇年代,張愛玲其實就有相當前衛的女性主義觀點,當時她與汪麗玲、蘇青一起參加一場「女作家座談會」時,她就很前衛地提出了「職業婦女」的概念與一些接近女性主義的想法,並討論女性在家庭中應該爭取的權益。其實她的想法很超前的,也因為如此,她的小說作品〈紅玫瑰與白玫瑰〉其中的「紅玫瑰」,事實上就是一個因為受到感情創傷而覺醒的女性,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從挫折的情事反省而獨立自主的女性。這也是張愛玲所欣賞的女性,所以她特別厚愛紅玫瑰,為她安排一個好結局。而白玫瑰就是她心中同情卻不欣賞的女性角色,張愛玲看到當時的中國社會許多受到封建傳統束縛困的女性。這些女性受到三從四德的約束,婚姻更是承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壓力;甚至當時婚姻的觀念,尚有「休妻」概念,因此女性籠罩在婚姻的道德陰影中不敢輕言離婚,這一切的困境讓她們變得唯唯諾諾。所以如此的時代背景讓張愛玲創造出白玫瑰這個角色,她認為這樣的女性是很沒有自我的,因此也無法厚愛「白玫瑰」。
 
  所以在今日,我覺得張愛玲對現代女性的啟示是:思想獨立,勇敢地做自己,勇敢地追求所愛,同時對美懷抱追求。其實張愛玲少時因父母親離異,很少受到大人疼愛的情況下,就促使她開始獨立養活自己。另外,她的聰慧、對於人性看得非常犀利透徹,也能給予許多讀者啟發,讓讀者對於人性看得不是那麼淺薄,而是可以看到靈魂深處。我覺得這些都是張愛玲很能夠給現代女性啟示的長處。

 

Q3.〈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最為人周知的作品之一,其中的文句也是許多人能輕易背出經典名句。請問老師為何〈紅玫瑰與白玫瑰〉能夠如此受到推崇,讓無數讀者念念不忘呢?

  〈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篇小說很重要的意義是,它可以算是張愛玲創作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在她的創作中,是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這一篇是她開始脫離之前班雅明所謂「講故事人」模式的小說。以前的作品都富有傳奇性的開場,像是「入話」一般,有個為讀者說故事的人經營說故事的氛圍揭開小說的序曲,如〈茉莉香片〉的開頭:「我給您沏這一壺茉莉香片,」或是《第一爐香》的開頭:「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但〈紅玫瑰與白玫瑰〉一開頭就具有現代感。她在開頭寫道:

 

「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這即是她小說中的名句,同時也是很精警的開頭。很多讀者會因此很好奇,接下來的男主角佟振保和紅玫瑰、白玫瑰這兩個女人將如何周旋。可是,還有另一個重點,故事在一開頭就點醒讀者:在男人的心裡,不只裝一個女人,而一個女人不一定能滿足他。如果他找了一個聖潔的妻,那麼在情慾方面,會再另尋一個令他覺得性感、在情慾的世界中富有變化性而能滿足他的女性。


  當然這也是另一個〈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篇小說到現在能經久不衰、討人喜歡的特色,而張愛玲對於男人「性的心理」、「愛情態度」具有深刻的剖析,足以穿越時空,即使是現在看來都會覺得非常有意思。所以這篇小說也獲得了導演的青睞,導演關錦鵬就以此拍攝電影《紅玫瑰/白玫瑰》,另外也演繹出許多影視作品,是相當膾炙人口的好作品。這篇小說成功造就了兩種女性的典型,在現代生活中,其實我們還是很容易能看到這兩類女性的形象。

 

Q4.〈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故事,圍繞在男主角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間周旋游移和交纏。想請教老師,〈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反映出何種情愛的面貌和寓意?又能夠帶給現代女性什麼樣的啟發或收穫?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非常具有故事邏輯的小說結構,整篇小說就是男主角佟振保的情史。佟振保他在國外留學時曾為了擺脫童男子的身分,經歷了有些屈辱的性初體驗。後來,他留學又遇到一位叫做「玫瑰」華僑女生,主動地投懷送抱,但在那一刻他卻做柳下惠,這樣的好名聲從此流傳開來。振保其實是喜歡她的,可是他覺得那樣風騷的女人以後是管不住的,把這個女孩子娶回中國很不上算。但他對這個女孩始終念念不忘,所以未來他所遇到的女人,都以「玫瑰」來命名。

 

  故事真正的開始是在振保回到上海後遇到紅玫瑰的地方。頂著英國碩士的學歷,振保在上海擔任紡織工程師,人生前程本來無限美好。他要赤手空拳打出自己的天下,不辜負母親的栽培且讓母親以自己為榮。因為家住得遠上班不方便,於是佟振保帶著弟弟借宿在友人王士洪家中,因而認識了王士洪的妻子「紅玫瑰」王嬌蕊,展開他第三段也是最重要的情史。這個女人雖然已為人妻,擁有性感的身材,且浪漫多情,但是卻有著嬰孩的心思,帶著幾分童稚純真。振保被這樣的女人完全征服,甚至認為對方是有夫之婦,不用負責任,而感到某種安全。索性,就在這樣犯罪性的刺激下,兩人進行多次魚水之歡,他非常投入這段豔遇。可是風情萬種的「紅玫瑰」,卻對佟振保動了真情。雖然在認識振保前,紅玫瑰是個水性楊花的人,跟家裡的房客都有點關係。不諱言地,紅玫瑰在聊天時告訴振保,她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裡面可以住很多人。而佟振保當時就講了俏皮話:「可是我要單幢的。」這也為後續的劇情埋下伏筆。

 

  當紅玫瑰真正的愛上振保後,她愛得很瘋狂,讓佟振保忐忑不安。這讓紅玫瑰誤以為這個男人愛他愛得很痛苦,是真愛自己的,不過佟振保的憂心並非如此,他只是在思考該如何解決「朋友妻不可戲」的難題。在「女方以為對方深愛自己」和「男方始終想解決兩人關係問題」的矛盾下,紅玫瑰勇敢地做了一件事情:她寫信給先生要求離婚,表明自己要跟佟振保在一起。可是佟振保得知此事後,卻感到暈眩有種被火車撞到的感覺,瞬間昏厥以為得了痢疾。事實上,在後來的研究有學者認為這是類似「疾病妄想」的症狀,就是指他無法面對現實人生中遇到的難題,所以感覺自己生病了。於是,振保就這樣住進醫院,而紅玫瑰依然很關心且悉心照顧振保。她伏在病床前哭泣彷彿訴說自己把過去水性楊花的個性都改了,不斷表達出要跟他在一起的意思。但佟振保總覺得是夢魘,沒有辦法接受紅玫瑰,他只想到自己的前程,不能對不起母親深切的期許。所以,他勸著紅玫瑰要為他的母親、他的前程著想。當下,紅玫瑰就頓悟這個男人其實並沒有決心跟他在一起,所以就有小說中很重要的片段:

 

「嬌蕊抬起紅腫的臉來,定睛看著他,飛快地一下,她已經站直了身子,好像很詫異剛才怎麼會弄到這步田地。她找到她的皮包,取出小鏡子來,側著頭左右一照,草草把頭髮往後掠兩下,用手帕擦眼睛,擤鼻子,正眼都不朝他看,就此走了。」

 

  紅玫瑰也有她的自尊,於是她拿起鏡子後,重新將自己整理好,有尊嚴地走出病房,而且正眼都不看佟振保一眼,就此告別。所以這面鏡子,在小說中是相當有意義的道具,象徵王嬌蕊的女性自覺,有「重新認識自己」的重要意涵。透過它,嬌蕊找回自尊,放棄佟振保,告訴自己要好好活下去。這對現代讀者也具有警示性作用。當你發現對方不如所想的那樣愛你時,其實可以選擇有尊嚴地離開。張愛玲十分欣賞這樣果決的女人,而張愛玲在現實的人生中也是這樣的女人。儘管〈紅玫瑰與白玫瑰〉寫作時,張愛玲還沒有碰到情傷,但依舊可見她欣賞具有清貞決絕有個性的女性。

 

  如此一來,佟振保就甩開他認為麻煩的紅玫瑰。可是他也到了適婚年齡,於是透過相親,他娶了「白玫瑰」孟烟鸝。張愛玲在所有的創作中,只要是受到傳統封建婚姻束縛、沒有個性的女性,全將她們隱喻成「白色」。白玫瑰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籠統的白」,暗指沒有生命的意思;名字裡的「烟」也是飄飄渺渺的白,沒有根似的。這女子是一個家世好的、大學畢業的乖女孩,振保覺得這樣的女人做妻子很合適,可是讓他很不滿意的是,白玫瑰無法滿足他的慾望和生活追求。至於白玫瑰則活在「以夫為天」的婚姻生活下,再小的事情都要問過先生。可是有一次振保在上班的路途中,在公車上碰到以前曾經相戀的紅玫瑰,那一刻他被徹底擊敗。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紅玫瑰與王士洪離婚後嫁給一個姓朱的先生,竟然變成良家婦女的模樣。公車上佟振保一直想表現出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不輸紅玫瑰,可是在公車的後視鏡裡,他卻看到自己的臉竟然是抽慉著不斷流淚。因為他覺得一切都翻盤了,這是對他設計好的世界全面性地反撲。回到家裡,他出氣地挑太太的毛病,不滿意眼前的太太,湧上一股後悔的情緒。然而白玫瑰因為長期沒有得到丈夫的溫愛,苦悶的兩性關係使她漸漸看透婚姻的本質,覺醒慢慢萌芽,她漸漸不再為自私的佟振保守貞潔,她也渴望愛,於是跟到府為她裁製衣服的裁縫產生關係,當振保知道白玫瑰竟也會紅杏出牆,不再潔白,受到莫大的打擊,他的對的世界完全被顛覆,一切都不對,全部的劇本都不按照他所安排的進行。小說的末尾,氣憤的振保拿熱水瓶、電燈砸他的妻子,激烈的洩憤後,在混亂中他看見微帶八字形的繡花鞋好像是他的妻子向他怯生生地道歉。然而,白玫瑰其實並未道歉,這樣的婚姻讓她慢慢看透振保,開始甦醒。佟振保卻已無法回頭,只能在自己創造的不滿意婚姻中活下去。

 

  這個故事有很深的寓意,如同佛洛依德在人格心理學中所說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論,佟振保正是被心中理想的道德自我所壓抑,自欺欺人地做了一個偽君子,最後也只能繼續活在他親手建構的虛偽世界中。所以這篇作品談人應該對自己誠實,所以故事不只是給女性,也能給男性很多啟發。

Q5.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老師自己最喜歡或印象深刻的是哪個片段呢?

  我最喜歡的應該是紅玫瑰的最後勝利。她跟佟振保多年後會面之後,其實嬌蕊已經活得很踏實,可是佟振保還是活在虛偽的人生。兩人對質是我自己很喜歡也很痛快人心的片段,我覺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振保沉默了一會,並不朝她看,向空中問道:『怎麼樣?你好麼?』嬌蕊也沉默了一會,方道:『很好。』還是剛才那兩句話,可是意思全兩樣了。振保道:『那姓朱的,你愛她麼?』嬌蕊點點頭,回答他的時候,卻是每隔兩個字就頓一頓:『是從你起,我才學會了,怎樣,愛,認真的……愛到底是好的,雖然吃了苦,以後還是要愛的,所以……』振保把手捲著她兒子的海軍裝背後垂下的方形翻領,低聲道:『你很快樂。』嬌蕊笑了一聲道:『我不過是往前闖,碰到什麼就是什麼。』振保冷笑道:『你碰到的無非是男人。』嬌蕊並不生氣,側過頭去想了一想,道:『是的,年紀輕,長得好看的時候,大約無論到社會上去做什麼事,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後來,除了男人之外總還有別的……』」

 

  其實這段話,自己唸來都會感到頭皮發麻。紅玫瑰透過振保的情事,知道什麼才是真愛。另外,她也表達了一個女人不是只有愛情就好,除了「愛情」,人生還有其他事也是重要的。如果生命中,只有愛是重要的,那麼女人也太脆弱了。紅玫瑰的這段話,很有女性自覺的味道,所以我相當喜歡這段情景。

張愛玲之所以是「永恆的張愛玲」

  在許珮馨老師的訪談中,我們再次感受到張愛玲與她的作品是如此獨特,帶著濃厚的傳奇性。張愛玲之所以成為經典,並不僅僅是因為她華麗的文字、濃郁的意象,更是在她的筆下,人性的複雜和矛盾被赤裸裸地揭露出來。


  〈紅玫瑰與白玫瑰〉這篇作品,細緻地描繪出男女情愛之中的糾葛和抉擇,同時也展現出獨立自覺、一步步找尋自我的女性意識。如果可以成為作出選擇的人,又何必甘於只受制於被選擇的一方呢?

 

  在張愛玲百歲誕辰之際,女主角飾品與皇冠文化聯名合作,以張愛玲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為題,推出限量200份〈紅玫瑰與白玫瑰〉典藏雙鏡組。讓張愛玲的傳奇走入現代,品味文學中的多樣人性,陪你一起重新認識張愛玲與自己。

▲ 點擊圖片,觀看更多〈紅玫瑰與白玫瑰〉典藏雙鏡組詳情

文字記錄與編輯|YuHsin